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正文
2018-06-29 09:14:01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 教案设计 可贵的沉默
三、细读课文,体味真情
(一)学习沉默前的内容。(课文1---10自然段)
1.大屏幕出示第一幅插图。
(1)请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是书上的第一幅插图,从孩子们的表情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
(2)抽生读1---9自然段。其他同学从文章中找出体现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并用笔把它们勾划下来。
(词语: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快乐地交谈??句子:“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了起来。”)
2.小结:多么幸福的孩子呀,这“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都是父母对孩子们深深的——(生:爱),孩子们感受到了吗?(感受到了)是的,孩子们会感受父母的爱了。
板书(父母,付出,爱,子女,得到)
3.老师根据第10自然段内容导入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过渡:孩子们很幸福、很快乐,都能感受父母的爱了。但这还不够,老师还要寻找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二)学习沉默时的内容。(课文11---13自然段)
1.教师出示书上第二幅插图。
这是书上的插图,图上的孩子们此时正在——(生:沉默)
2.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沉默呢?(老师的提问)
3.理解“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的原因。
4.指导朗读。
齐读。(抓住“寂然无声”一词,把教室里静悄悄的感觉读出来。)
5.过渡:那么沉默后的教室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三)学习沉默后的内容。(课文14---17自然段)
1.抽一名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
(1).孩子们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2).从“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理解“热闹”的不一样。
(沉默前,孩子们是骄傲、快乐的心情,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时,那欢快、欣喜的心情。)
3.指导朗读。(读时体现出如释重负的语气。)
4.过渡:当结束这节课时老师给孩子们提了一个建议是什么呢?齐读15自然段。
5.过渡:这一分钟的沉默让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了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可见这一分钟的沉默是多么可贵呀!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十六﹑十七自然段,来体会一下这可贵的沉默带给父母和老师的惊喜吧!
6 、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是什么意思?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