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11-19 17:14:10 下载试卷 标签:一年级数学 数学教案 一年级教案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树上原来有13只猴子,走了6只,还剩几只?
生:湖里共有11只鹅,游走了2只,还剩几只? ??
师:这些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个单元要学习的新知识,相信大家学了这个单元后就会计算了,大家有这个信心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减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新授
1.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1铅笔图)
师: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小男孩有11支铅笔,小女孩要2支。
师:要求小女孩要了2支铅笔后还剩多少支铅笔,怎样列算式?
学生:11-2。
(2)引导操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这种减法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减法有哪些不一样?计算时你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11-2中个位上的1减2不够减。
师:这种减法怎样计算呢?结合铅笔图想一想,怎样从1捆零1支铅笔中拿走2支铅笔?也可以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看能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边操作边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同学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 师:谁愿意在班上介绍你的想法?鼓励学生介绍多种算法,如:
学生甲:把一捆铅笔打开,拿出2支给小女孩后,还有8支和零的1支合起来还剩9支。
学生乙:把1捆打开,只拿出1支。与零的1支合起来刚好2支交给小女孩,还剩9支。……
师:同学们说出了不同的算法,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打开一捆小棒。(教师课件演示打开一捆小棒)
(3)反思深化,探索算理。
师:同学们分小棒的过程中,为什么都要把这1捆小棒打开呢?(课件动态显示)
生:因为从零的1根中拿出2根,显然是不够的。
师:太棒了,这“显然”一词用得非常好!
学生甲:打开1捆,实际上就是把1个十变成了10个一,再把11根小棒分成2根和9根,拿出2根剩下9根。 (课件动态演示)
师:在11-2这个算式中,1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现在我们用算式来表示分小棒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分小棒来说分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学生甲:从1捆零1根中拿出1捆并打开。(教师引导学生说:算式中就是把11分成10和1)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