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淄博奥数 > 淄博小升初 > 正文

小升初奥数题资料(一)(16)

来源:家长帮论坛淄博站 文章作者:杰为卓荦 2018-03-10 16:28:07

智能内容

  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的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人完全说错了。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一半的吗?

  思路导航:

  丙全说对了,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先设甲全对,推出矛盾后,再设乙全对,又推出矛盾,则说明丙全对,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

  例2.    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和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

  思路导航:

  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1)若小明得金牌,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2)若小华得金牌,那么"小明得金牌"与"小华不得金牌"这两句都是错的,那么"小强不得铜牌"应是正确的,那么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例3.    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

  同学们,请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思路导航:

  乙和丁是盗窃犯。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可是乙和丁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了假话,乙和丁说的都是真话。即"丙是盗窃犯"。这样一来,甲说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所以甲说的不可能是假话,只能是真话。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真话。乙和丁说的是假话,即丙不是罪犯,乙是罪犯。又由甲所述为真话,即甲不是罪犯。再由丙所述为真话,即丁是罪犯。

  二、巩固训练

  1.    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在一起,其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战士,一位是大学生。现在知道:小李比战士年龄大,小王和大学生不同岁,大学生比小张年龄小。那么三人各是什么职业?

  解:小李是大学生,小王是战士,小张是工人.

  2.    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小朋友。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问: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朋友?

  解:甲是日本人,乙是中国人,丙是英国人。

  3.    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

  (1)车工只和电工下棋;

  (2)王、陈两位师傅经常与木工下棋;

  (3)徐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

  (4)陈师傅比钳工下得好。

  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从事什么工种?

  徐是车工,王是钳工,陈是电工,赵是木工。

  解:提示:由(2)(3)(1)可画出右表:

  第十六讲  一笔画

  有一个著名的数学故事--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哥尼斯堡是立陶宛共和国的一座城市,布勒格尔河从城中穿过,河中有两个岛,18世纪时河上共有七座桥连接A,B两个岛以及河的两岸C,D(如下图)。

  所谓七桥问题就是:一个散步者要一次走遍这七座桥,每座桥只走一次,怎样走才能成功?

  当时的许多人都热衷于解决七桥问题,但是都没成功。后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大数学家欧拉(1707-1783)的兴趣,许多人的不成功促使欧拉从反面来思考问题:是否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条路线呢?经过认真研究,欧拉终于在1736年圆满地解决了七桥问题,并发现了一笔画原理。欧拉是怎样解决七桥问题的呢?因为岛的大小,桥的长短都与问题无关,所以欧拉把A,B两岛以及陆地C,D用点表示,桥用线表示,那么七桥问题就变为右图是否可以一笔画的问题了。

  一、例题与方法指导

  例1 下图是某展览馆的平面图,一个参观者能否不重复地穿过每一扇门?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应从哪开始走?

  思路导航:

  我们将每个展室看成一个点,室外看成点E,将每扇门看成一条线段,两个展室间有门相通表示两个点间有线段相连,于是得到右图。能否不重复地穿过每扇门的问题,变为右图是否一笔画问题。

  例1的关键是如何把一个实际问题变为判断是否一笔画问题,就像欧拉在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时做的那样。

  例2    一个邮递员投递信件要走的街道如下页左上图所示,图中的数字表示各条街道的千米数,他从邮局出发,要走遍各街道,最后回到邮局。怎样走才能使所走的行程最短?全程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

  图中共有8个奇点,必须在8 个奇点间添加4条线,才能消除所有奇点,成为能从邮局出发最后返回邮局的一笔画。在距离最近的两个奇点间添加一条连线,如左上图中虚线所示,共添加4条连线,这4条连线表示要重复走的路,显然,这样重复走的路程最短,全程30千米。走法参考右上图(走法不唯一)。

  例3    右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00米。小明沿线段从A点到B点,不许走重复路,他最多能走多少米?

  思路导航:

  这道题大多数同学都采用试画的方法,实际上可以用一笔画原理求解。首先,图中有8个奇点,在8个奇点之间至少要去掉4条线段,才能使这8个奇点变成偶点;其次,从A点出发到B点,A,B两点必须是奇点,现在A,B都是偶点,必须在与A,B连接的线段中各去掉1条线段,使A,B成为奇点。所以至少要去掉6条线段,也就是最多能走1800米,走法如下页上图。或

  例2与例3的图中各有8个奇点,都是通过减少奇点个数,将多笔画变成一笔画的问题,但它们采用的方法却完全不同。因为例2中只要求走遍所有的线段,没有要求不能重复,所以通过添加线段的方法(实际是重复走添加线段的这段路),将奇点变为偶点,使多笔画变成一笔画。而在例3中,要求不能走重复的路,所以不能添加线段,只能通过减少线段的方法,将奇点变为偶点,使多笔画变成一笔画。区别就在于能否重复走!能"重复"就"添线",不能"重复"就"减线"。

  例4    在六面体的顶点B和E处各有一只蚂蚁(见右图),它们比赛看谁能爬过所有的棱线,最终到达终点D。已知它们的爬速相同,哪只蚂蚁能获胜?

  思路导航:

  许多同学看不出这是一笔画问题,但利用一笔画的知识,能非常巧妙地解答这道题。这道题只要求爬过所有的棱,没要求不能重复。可是两只蚂蚁爬速相同,如果一只不重复地爬遍所有的棱,而另一只必须重复爬某些棱,那么前一只蚂蚁爬的路程短,自然先到达D点,因而获胜。问题变为从B到D与从E到D哪个是一笔画问题。图中只有E,D两个奇点,所以从E到D可以一笔画出,而从B到D 却不能,因此E点的蚂蚁获胜。

  二、巩固提高

  1.邮递员要从邮局出发,走遍左下图(单位:千米)中所有街道,最后回到邮局,怎样走路程最短?全程多少千米?

  2.有一个邮局,负责21个村庄的投递工作,右上图中的点表示村庄,线段表示道路。邮递员从邮局出发,怎样才能不重复地经过每一个村庄,最后回到邮局?

  3.一只木箱的长、宽、高分别为5,4,3厘米(见右图),有一只甲虫从A点出发,沿棱爬行,每条棱不允许重复,则甲虫回到A点时,最多能爬行多少厘米?